人生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學習過程,從無到有,從低到高, 從無知到有知,從迷茫到開闊,每天都在成長,每天都很快樂。我們從以下八個方面來對學習進行一個基本的認知。
一、學習的動機
學習有四種動機,求知的欲望、發(fā)展的需要、報答的需要、競爭的需要。首先我們要有一種好奇心,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;其次,我們要跟上社會發(fā)展的腳步,提升自我能力;再次,要有感恩心和責任心,要對得起家人、朋友、上級的愛和信任;最后就是有一種危機感,別人在進步,我沒有進步,我很難在這個社會立足和生存。這四種動機都是發(fā)自內心的內在動力,只要有一種都會促使我們主動學習。
二、學習的定義
學習的定義就是學習的大方向和大目標。學會做事,學會做人,學會相處,學會學習。學會做事是指一種善始善終的態(tài)度,認真地對待和處理各種事務,堅持不懈并力求完美。學會做人是指構建符合道德的價值體系,并承擔個人的社會責任,熱愛生命并感激生活的給予。學會相片是為了更好地發(fā)揮自己的潛能,人們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幫助,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營造個人工作和生活環(huán)境的必要前提,人們應該相互尊重,彼此關愛。學會學習是指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,這樣才會在自我學習中提高效能和學習價值。
三、學習的價值
學習就一定會有收獲,在物質和精神層面都會得到雙豐收。學習的價值體現在四個方面:工作的進步,生活的朋友,思想的活力,人生的歸宿。在學習中工作,在工作中學習,得到學習工作雙豐收。三人行必有我?guī)熝?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,在生活中善于學習的人一定會交到良師益友。社會在變化,文明在進步,不學習思想就會僵化,固步自封,不進則退,學習會讓我們的思想充滿活力,流水不腐。其實人生就是在不斷的攀登高峰,追求更高的境界,價值觀,人生觀,世界觀,是對社會人的根本要求,學習讓我們樹立正確的三觀,認識人生的價值,找到生命真正的歸宿。
四、學習的態(tài)度
學習的態(tài)度就是謙虛謹慎。一個人最大的學習障礙就是驕傲自滿,自以為是。知識是一片海洋,我們只是一滴水珠,知識越豐富,能力越強,境界越高的人,越能看清自己的不足,越懂得謙虛。可為什么又要謹慎呢?因為今天是一個知識泛濫的時代,我們一不留心就會誤入歧途,要善于去辨別是非、善惡、美丑,孟子講好學生的標準,要取法孚上、專心致志、持之以恒、誠心請教。
五、學習的方法
學習的方法有四步:學貴立志,學貴力行,學貴專一,學貴堅持。首先要立志讀一讀《誡子書》:夫君子之行,靜以修身,儉以養(yǎng)德,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夫學須靜也,才須學也,非學無以廣才,非志無以成學。淫慢則不能勵精,險躁則不能冶性。年與時馳,意與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窮廬,將復何及!再讀一讀《勸學詩》,三更燈火五更雞,正是男兒讀書時。少年不知勤學早,白首方恨讀書遲。再讀一讀祖逖的聞雞起舞,應該立志要發(fā)奮學習了,時間不多了。
只顧學習,但也不能紙上談兵,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,要把學習融入實踐,在實踐中總結和檢驗學習,不然學習就體現不出它的價值。
第三要學貴專一,不能像猴子搬玉米,搬一包掉一包,我們來看孔子學琴是怎么專一的?孔子學古琴師嚷子十日不進。師襄子曰:“可以益矣?!笨鬃釉唬骸扒鹨蚜暺淝樱吹闷鋽狄??!庇虚g,曰:“已習其數,可以益矣?!笨鬃釉唬骸扒鹞吹闷渲疽?。”有間,曰:“已習其志,可以益矣?!笨鬃釉唬骸扒鹞吹闷錇槿艘??!庇虚g,有所穆然深思焉,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。曰:“丘得其為人,黯然而黑,幾然而長,眼如望羊,如王四國,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!”師襄子辟席再拜,曰:“師蓋云文王操也?!?/span>
我們再講一個“獵人眼里只有兔子”的故事,獵人帶著三個兒子去打野兔,一路上繁花似錦,小橋流水,老大一會兒捉只蝴蝶,一會兒采枝鮮花,高興的不得了,老二一會兒嬉戲河里的小魚一會兒追逐樹上的小鳥,同樣高興的不得了。只有老三一言不發(fā)心情平靜,眼里望著前方,獵人問老三:“你為什么對周圍的一切美景都不感興趣呢?”老三回答:“我的眼里只有兔子”,最后只有老三打到了兔子,老大,老二都空手而歸
第四是學貴堅持,今天我們有太多的人半途而廢,其實堅持下來都會成功,就是南轅北轍,堅持下去最終也會到達目的地。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題是一幅漫畫,一個農夫挖了很多口井都沒有挖出水,其實每一口井下面都有水,只是他的井挖的不夠深而已,這就是一個簡單而樸實的道理,挖了那么多井,東一下西一下,時間花了精力耗了,一事無成,不如堅持做一件事,再笨的人,最終都會有所成就。
六、學習的狀態(tài)
學習的狀態(tài)有三種,第一種是“消極應付”,這種狀態(tài),必然沒有把學習搞清楚,認為是別人要求我學,我在為別人學,自己還不樂意,那就做做樣子吧!這種學習狀態(tài)除了浪費時間,根本不可能有效果,如果是這種學習狀態(tài),終將是碌碌無為。第二種學習狀態(tài)是“積極努力”,這種狀態(tài)是為自己學,是正面向上的,花的精力時間也很多,但也學得吃力,學得很累。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態(tài)呢?有兩方面原因,一是學習的方法不好事倍功半;二是學習的認知不高,僅停留在自我層面,對學習的看法認知有一定的局限性。第三種狀態(tài)是“積極快樂”,達到這種狀態(tài),有兩個前提,一是學習方法好,學的巧,知識和能力比較扎實,積累多,學起來事半功倍;二是對學習的認知高度很高,不僅為自己學,更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圣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!
七、學習的境界
學習的境界不僅是認知的高度,而且要通過三個階段實現達到能力的高度,分別是守、破、離。
“守”就是放下身段,誠心請教,虛心學習,對老師對知識和技能臣服崇拜堅守,全盤吸收,很多人之所以學不進去,就是因為突破不了這個境界,心中總是有自我,一切都用自己的支見為標準,這個自我就是自己面前的一堵墻,把自己隔離起來,孔子講,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就是這個意思。
第二個境界是“破”,如果說“守”是全盤吸收,那么“破”就是消化分離,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達到了一個高度,可以融會貫通,舉一反三,基本沒有學習的障礙了。
第三個境界是“離”,就是開悟升華、創(chuàng)新,脫離了條條框框的束縛,進入了自由發(fā)揮的境界,就是孔子的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愈矩。
八、全員學習、終身學習、隨時學習
生而知之者上也,學而知之者次也,困而學之又其次也,人生有三件事生活,工作,學習。只有學習是伴隨終身,在生活中學習,在工作中學習,在學習中學習。千萬不要給自己設三個限,從而阻礙了人生的成長。第一個限:我沒有那么高的追求,我就是個普通人,我玩一天也是過,干一天也是過,何不隨心作樂。第二個限:我的條件太差,基礎太差,今天已經錯過了時機,就認命吧,第三個限:年輕時可以沖一沖,拼一拼,年紀大了,何必再折騰。面對這三個自我設限,我們來看三個人的案例:
我一個同學在家里開了個小皮鞋廠,娶妻生子,家庭和諧,小日子過的有滋有味,上午忙完工作,下午打麻將,天天如此樂在其中,有一天,一位朋友突然對他說:“你現在才30歲,就天天打麻將,不思進取,你想過40歲時、50歲時你的皮鞋廠不在了,你還這樣過嗎?”,他聽完這話幡然醒悟,人生不思進取,過一天是一天,明天就沒得過,所以他突破了第一關,人生無所求,必將有所恨。一個叫王秀云的山東農村婦女,小時候并未接受學校的系統教育,讀初中的兒子學習跟不上,產生了厭學情緒,40歲的王秀云和兒子打賭,你能考上清華,我就能當作家,不識字的王秀云從學拼音開始,開啟了和兒子的學習賽跑,2003年,兒子考上北京林業(yè)大學,他發(fā)表處女作《四寶》,2007年,兒子考上清華建筑學院碩士研究生,從而圓了母子倆的賭言。王秀云從文盲到作家并無捷徑可走,也并沒有給自己設限。我們不能改變過去的條件,卻可以決定未來的路怎么走!
臺灣書法家趙慕鶴66歲從高雄師范大學退休,87歲和孫子一起考大學,91歲從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文化藝術系畢業(yè),98歲取得碩士學位,105歲時還在大學旁聽中國文學史。我們有多少人在說自己年齡大,不用學了,我們問過自己,你究竟多大了呢?人生之路永無止境,隨時隨地都是學習,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到學習的快樂。看到路邊的一花一草,你要學習花的寂寞與堅強,看到天上飛翔的小鳥,你要學習它的自由與開朗,看到田里勞作的農夫,你要學習他的勤勞與善良。
我們到協會開會結束后,我們都起身離開,但秦總卻挨個把凳子擺好,看到后,我們也立即擺好椅子,恢復后才離開。我們以前住酒店,離開時把自己的東西收走就完了,后來聽說我們經典中心一位小同學住酒店,離開時卻把被子疊好再離開,深感慚愧,雖然我們購買了服務,但我們不給打掃衛(wèi)生的阿姨添麻煩,我們應該把垃圾收好,東西擺好,這些舉手之勞就能給別人帶來方便,把這些理念帶到工作中去,下工序就是我們的客戶,所有的同事都是我們的客戶,我把和他們的銜接工作做好,不給他們添麻煩,是不是給自己方便呢?在美國,十幾天幾乎沒有聽到汽車的喇叭聲,可人家的交通仍然井井有序,我回來后也不按喇叭了,可我也沒有慢多少,我也沒有出交通事故??!
我們和小蔣老師、小李老師在游泳池交流成人學習自游泳,我說背上背漂抱著浮板先練打腿,然后再抓著浮板練單手劃水,旁邊一位女士說,我跟陳教練學自由泳時,他讓我們穿著腳蹼練,打腿很輕松的,我想起我練仰泳都用腳蹼,他說的有道理,于是就讓小李老師買腳蹼。
一次在安居路吃飯,她家的鍋邊饃很有特色,而且把制作地點放在店門口,走過的路人都能聞到香味和看到它的制作過程,一個小小動作就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。有時候我們講一大通道理,不如一個小小的動作,讓客人身臨其境,這就是做才能得到。
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,有時候我們也會看到亂扔煙頭垃圾的,亂停亂放,把路堵了的,開車加塞亂開的,甚至也有公共場合為點小事吵架的,我們就要反思我們有沒有這樣的行為,如果沒有,那有沒有其他的不文明行為,在別人看來也是特別不好的呢?
人類文明之所以進步很快就是因為我們好學,回顧我們今天所掌握的知識技能,包括各種運動項目,是不是以前我們都不會呢?我們不是生而知之,都是學而知之,要相信自己,萬事萬物皆學問,隨時隨地可學習,只要進入了這種狀態(tài),快樂學習與我們同行!
作者:黃勇
2022.11.1